学校简介

新利官网app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,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、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,建有国家首批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、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、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;是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、安徽省行业特色高校、安徽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高校。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,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,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(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)、芜湖机械学校、安徽机电学院、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,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2010年更名为新利官网app。

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80.01万平方米,仪器设备总值9.31亿元。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,在校研究生(含来华留学生)2900余人,教职工1800余人,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00余人。学校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,引育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,14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称号,473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,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、学术水平较高、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。

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9个教学机构和继续教育学院,现有60余个本科专业,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,国家级、省级特色(品牌)专业18个,国家级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,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1个,通过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6个;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、省级100余门次;获批国家级、省级卓越及拔尖人才培养相关项目42项,国家级、省级“四新”研究与实践项目46项;连续三年获“西门子杯”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冠军(全国唯一);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;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、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18项。

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,近三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5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,连续五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;连续四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,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人文社科类)1项;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前20强。建有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、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44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。

学校学科优势特色鲜明,以工科为主体,以机械、电气、纺织、生物等学科为特色,工、理、文、管、经、法、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,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取得1B+3C的成绩。生物工程、控制与科学工程分别入选省Ⅱ类、Ⅲ类高峰学科,机械工程、化学、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,车辆工程、纺织材料入选省特色学科。工程学、化学、材料科学学科为ESI全球前1%学科。现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,9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建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、专业学位案例库27个,获安徽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共19项。

学校坚持“立足安徽、融入长三角、辐射全国”的服务面向,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,服务支撑“三地一区”战略定位,不断深化校地、校企合作,按照“学校布点,学院设点,团队蹲点”思路,推进“一学院一中心”建设,目前共建中心(研究院/实验室)20余个,其中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。与芜湖市共建教育部安徽高等研究院芜湖分院,与无为市共建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,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、增材制造研究院、人工智能研究院;与奇瑞控股集团共建奇瑞学院;与海螺集团、安徽叉车集团、中国通服安徽公司、百度公司、芜湖长信科技、埃夫特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。与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德国、白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地区的4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,积极开展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文化交流等活动。

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坚持“人才强校、质量立校、特色与和谐兴校”的办学理念和“诚实做人、踏实做事、扎实做学问”的育人理念,以“三抓”工作为统领,深入推进“三全六专”育人实践,积淀出“雨耕勤作赤铸精工”的大学精神和“尚德敏学唯实惟新”的校训,坚持走以提升质量、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,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知识结构优、实践能力强、创新创业意识强、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形成了“以工为主、支撑产业、服务地方”的办学特色。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、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“双基”建设示范高校,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,20232024年连续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,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。

学校大力实施“人才强校、创新驱动、开放办学、特色发展”战略,努力向着“特色鲜明、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”建设目标奋进。(截至20258月底)

Baidu
18l18luck新利